如何適應經濟新常態,打造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新模式?如何更好地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6月12日,由中華職業教育社、臺灣私立科技大學校院協進會、民生文教基金會(臺灣)主辦的第八屆海峽論壇·海峽兩岸職業教育論壇兩岸校長對話會在廈門南洋職業學院舉行。該對話會以“適應產業轉型升級,加快職業教育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邀請了來自臺灣20余所職業院校的負責人與大陸職業教育專家、職業院校校長150多人進行深入交流。
“‘經濟新常態’、‘人才新需求’是當前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的大邏輯,要打造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升級版”,在主旨演講中,全國政協常委、中華職業教育社副理事長傅惠民指出,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是技術進步,其背后是人才結構的升級。要樹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思路和“互聯網+”的新思維,主動適應產業轉型升級的新需求,以培養適應信息社會的高水平技術技能型人才?!霸谛滦蝿菹逻M行產業轉型升級,不僅需要一批高層次的知識型、創新型人才,更需要一支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大軍”。
臺灣教育大學系統總校長、兩岸現代職業教育協會理事長吳清基認為,在“中國制造2025”、建設“一帶一路”過程中,一支高素質的職業人才隊伍不可或缺。應當擴大年輕群體的彼此認識,甚至是創造機會讓大陸青年到臺灣企業體會、學習,不僅讓兩岸的職業教育合作水平不斷提升,更能讓兩岸年輕人能夠真正互知互信,擴大兩岸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共識與基礎。
“臺灣經濟的發展與一支高素質的職業教育隊伍密不可分,臺灣發展職業教育的經驗對當下正進行經濟轉型升級的大陸意義很大”,臺灣成功大學教育所教授湯堯表示,近年來,大陸越來越重視職業教育的發展,提出了加強終身教育等一系列理念,這在兩岸職業教育交流中意義巨大,能實現“共創雙贏”。(記者照寧見習記者黃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