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連續八年全球第一,是中國經濟向“綠”而行的風景線,這背后離不開傳統車企的貢獻,離不開新勢力造車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后端汽車職業院校的付出。
看今朝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行業站上了世界之巔,比亞迪發出的“在一起,才是中國汽車”的號召引起無數汽車人的共鳴。
在全球范圍內,2022年銷售的新車中有14%是電動汽車,幾乎是2020年銷售數量的三倍,而中國占全球所有電動汽車銷售量的一半以上。
(圖片來自:國際能源署IEA發布的《Global EV Outlook 2023》)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涵蓋了電池、電控、電機以及生產、供應和應用等多個環節。這些技術優勢使中國在世界新能源汽車領域中占據了重要地位。
每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在不斷增長,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了約336萬輛,同比增長了約47.5%,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目前,全球有超過60%的新能源汽車由中國生產銷售,中國新能源汽車專利公開量占全球的70%,全球有超63%的動力電池由中國供應。
對于未來市場,王傳福給出了兩組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2023年預估將達到37%,2025年將達到60%;中國品牌市占率2023年上半年已經達到53%,預計2025年將達到70%。
實現向上發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走出了一大步。未來要想走的更遠,打上中國品牌的標簽,才能掌握更多的主動權。此時,王傳福發出的“在一起”,對于中國汽車而言,意義非凡。
憶往昔
回顧往昔,中國的汽車行業卻是走過了極其不平凡的歲月。上世紀50年代中國汽車行業艱難起步,就一直受制于技術水平低下和創新能力不足的困擾。在過去幾十年快速發展和轉型升級的過程中,盡管中國汽車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的機遇,但在傳統汽車領域依然無法超越世界同行。
今天源于新能源、新技術、新模式,中國的創新能力綻放出前所未有的生機與活力,汽車行業實現彎道超車。為了更綠色環保的環境,也為了實現2030年碳達峰和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在全體汽車人的智慧和努力推動下,中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選擇使用新能源汽車。
此時,再回頭觀望中國汽車70年的發展歷程,實現從“零基礎”到“領航者”的角色轉變,其中的艱辛令人回味悠長。如今,無論是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出口國,還是比亞迪成為全球首家達成500萬輛新能源汽車下線的車企,都是中國汽車由弱變強的最好見證。
在這樣不斷地打磨和應用中,中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走過了多少曲折的路,王傳福的眼淚就引起了多少的共情。
今天,中國的汽車產業在世界舞臺上能有這樣的一席之地,實屬中國人努力奮斗的結果,也是中國對綠色低碳發展和美好生活追求,以及構建綠色、可持續發展經濟理念的體現。
望未來
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離不開比亞迪、上汽、長城等傳統車企的貢獻,離不開蔚來、小鵬、理想等新勢力造車企業的努力,也離不開在后端做汽車教育的幾千所職業院校的付出。
(圖片來自:智研咨詢)
這些職業院校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重要支撐,他們培養了大量的汽車技術人才,為新能源汽車產業提供了專業的技術支持和人才儲備。他們的付出和努力,是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堅實后盾。
而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設置什么樣的專業、使用什么樣的課程,來滿足和適應今天發展迅猛的新能源汽車新技術、新模式的需求,則不禁引發了景格科技這家陪伴汽車行業共同奔跑20年的教育研究機構的思考和探索。
在新能源汽車方面,景格科技聚焦比亞迪、一汽大眾、北汽、豐田、榮威、特斯拉等等汽車品牌,針對汽車專業教學中的難點,開發出了虛擬結構原理、虛擬拆裝、虛擬故障診斷、虛擬維護保養等虛擬實訓教學軟件。
通過模擬真實的汽車結構和維修場景,讓學生在虛擬環境中進行操作和實踐,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汽車的電氣、機械、電子等方面的知識和技能,提高他們的操作能力和行業經驗。
同時,景格科技保持著與國內一流高校、知名汽車企業和研究機構的密切合作,將最新的汽車技術和經驗引入到虛擬實訓教學軟件中,使學生能夠學習到最前沿的汽車知識。
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和創新,來滿足前端人才培養的需求,跟隨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腳步,為汽車行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王傳福20年創業走過如此輝煌之路,景格科技在細分領域堅守20年也走過了不平凡的曲折之路,但源于有比亞迪這樣的大力量和像景格一樣的無數小力量,匯成一個力量之河,終將為中國的汽車事業和綠色低碳出行插上騰飛的翅膀。
讓我們共同期待、共同祝愿中國的汽車產業能夠海闊天空,成為世界汽車之林中最響亮的一個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