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數字化轉型已經成為當今社會各行各業的必然趨勢,作為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重要陣地的高職院校也不例外。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不僅是對教育本身的提升,也是對社會經濟發展需求的積極響應,對于提升人才培養質量、增強社會適應性都具有重要意義,是涉及全業務、全要素、全過程、全鏈條、全方位的系統化、體系化重構,全面而深遠的改革。然而,據筆者團隊結合所展開的一項重要課題而進行的調查研究,發現在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誤區,讓日益喧囂塵上的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內嵌著一些隱憂。
問題所在: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中已顯現的誤區
首先,重硬件輕軟件。在推進數字化轉型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缺乏系統的規劃,未免出現盲目跟風的現象,過于關注硬件設備的投入,如購買高性能的服務器、建設先進的網絡基礎設施等,既忽視了同步推進場景化軟件系統的建設,也存在硬件設備與軟件系統之間不匹配的問題,尤其是對師生的實際需求和體驗重視不夠,缺乏足夠的創新動力和支持,導致了數字化建設的低效。
第二,重技術輕能力。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高職院校的數字化建設理念滯后,過于關注技術的引進和應用,卻忽視了對核心業務的梳理重設,使得業務與技術的融合不夠,弱化了對師生數字化能力的系統培養培訓,數字化效果未能直接體現在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提升上,也導致了學生雖然掌握了一定的數字化技術卻在實際工作中難以靈活運用,無法發揮數字技術的最大效能。
第三,重數據輕算法。很多高職院校對數字化轉型過于注重形式,雖強化了對數據的采集、存儲和積累,但缺乏有效的數據分析和挖掘,在大量數據的堆積之下卻沒有根據場景設計算法,忽視了人的作用以及數據背后的深層含義和實際應用,難以有效轉化為教學管理服務的智慧決策,導致“數據豐富、智慧貧乏”的現象,造成數據資源的浪費,無法為辦學治校育人提供有效的支持。
第四,重當下輕長遠。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學校從戰略層面進行規劃和布局。然而,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很多學校過于關注短期效果,比如追求在線課程的數量、數字資源的豐富程度等,而忽視了長期的發展,缺乏長遠的規劃和目標,既可能會導致重復投資和資源浪費,也可能為未來系統升級帶來困難,這導致數字化轉型難以形成持續的發展動力。
第五,重效率輕安全。在意欲追求數字化帶來高效率的同時,一些高職院校在建設過程中忽視了數據安全和隱私保護,大量的教育教學數據、師生個人信息等被電子化,學生的行蹤、成績、消費等信息都可能被記錄和分析,信息安全教育和培訓不到位,往往缺乏有效的安全保障措施,導致隱私權被侵犯、個人信息泄露的風險增大,給學校管理和個人信息安全帶來了隱患。
破解之道:高職院校數字化轉型中應優化的思路
第一,硬件建設與軟件設計并重,創建完善的數字化支撐環境。實現數字化轉型首先需要構建一個全面、高效的數字化支撐環境,這就要求高職院校應重視軟件與硬件的雙重發展、協同發展。在數字化實踐中,高職院校要在提升信息化基本能力和水平的同時,更加注重軟件系統和資源的開發,在完備的硬件條件構筑的物理基礎上,一體化設計應用場景,為數字化轉型嵌入軟件賦予的智慧和靈魂,形成硬件與軟件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良好局面,為師生提供便捷高效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為高質量發展提供良好的數字基座支持。
第二,技術應用與能力培養并重,建構系統的數字化培養體系。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在于人。高職院校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按照“整體智治”的目標,要在推進信息技術廣泛融入應用到教育教學之中的同時,同步提升自身駕馭技術的能力,避免陷入工具至上的“技術陷阱”。為此,高職院校要著力提升全校師生的數字化素養和應用能力,尤其是面向數字時代技術技能人才培養的實際需要,建構系統的數字化人才培養體系,既要促進學生更好地掌握數字化技術、數字化思維,又要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跨學科綜合素質。
第三,數據采集與算法建構并重,推進全面的數字化教學改革。高職院校應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先進信息技術,加強數據的收集和整理,確保數據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并深入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將數據用于評估教學效果,轉化為教學和管理的決策依據,推動教學內容和方法的創新,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提供更個性化、更豐富、更有效、更精準的學習體驗和支持服務,經由科學的信息反饋推進教學方式和效果的持續改進,實現數據驅動的教學改革,促進教育教學的智慧化發展,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第四,當下需要與長遠發展并重,制定科學的數字化戰略規劃。數字化轉型需要有遠見的規劃。高職院校應結合實際需求,加強數字化的頂層設計,制定符合自身特色及發展進路、更具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長期數字化戰略,確定一組行之有效的發展藍圖和實時策略,確保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連續性和有效性。在實踐中,要注重短期目標與長期規劃的銜接,配套詳細的實施計劃,明確轉型的目標、路徑和時間表,根據信息技術演進、經濟社會發展及自身辦學定位的調整而不斷優化和完善,增強規劃的可行性和靈活性。
第五,工作效率與信息安全并重,提升整體的數字化治理能力。在追求效率的同時,高職院校必須根據自身的發展和需求,建立一套完善的數字化治理體系,不斷探索和創新數字化治理模式。尤其重要的是加強數據安全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健全數據保護政策、數字化治理監督與評估機制、網絡信息安全管理制度、應急響應機制等,規范數據的采集、存儲、使用、共享和銷毀等環節,著力加強網絡安全防護,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確保信息資產安全,防范網絡安全風險,確保數字化轉型的健康有序進行。
作者:南旭光 重慶開放大學/重慶工商職業學院黨委委員、副校長,本文為重慶市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K23YD3180089成果
來源:七一客戶端。
版權聲明:以上圖文,貴在分享,版權歸原作者及原出處所有,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及時與我們聯系。